CCSER正式上线“儿童性伤害预警”服务

用数据赋能预防,以监督筑牢防线,民间公益平台再拓儿童安全边界​

2025 年,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(CCSER)在成立十周年之际重磅推出 “儿童性侵害预警” 功能。

作为国内首个民间互助型儿童安全应急响应系统,CCSER 此次升级将防护维度从 “失踪干预” 延伸至 “侵害预防”

依托法律判决数据与民间监督网络,为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机构提供多场景预警服务,标志着平台正式形成 “失踪预警 + 性侵防护 + 校园安全” 的三维防护体系。​

一、功能核心:数据驱动的 “双重预警机制”​

“儿童性侵害防治的关键在‘事前阻断’,这正是新功能的核心价值。”CCSER 创始人张永将介绍,“儿童性侵害预警” 功能基于两大权威数据支撑,实现 “风险预判 + 隐患举报” 的双重防护:​

1. 前科人员风险预警​

系统整合全国法院公开的儿童性侵害判决文书数据,结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eID 身份认证技术,构建 “前科人员数据库”。

家长、教育机构或家政从业者可通过平台进行身份核验 —— 若拟雇佣的家教、保姆存在相关前科记录,系统将在 1 秒内触发预警,同步推送风险提示及法律建议。

截至 2025 年 10 月,数据库已收录有效信息超 2 万条,覆盖全国 31 个省份。​

2. 区域隐患动态监测​

针对校园周边、社区、儿童活动场所等重点区域,平台开通 “隐患检举入口”。

家长可匿名上传可疑人员行为、场所安全漏洞等信息,经 CCSER 志愿者初审及法律专家复核后,生成 “区域风险热力图”。

“我们特意简化了操作流程,家长通过微信端上传信息仅需 3 步,还支持图片、视频佐证,确保隐患信息快速传递。” 平台运营负责人补充道。​

二、场景落地:从家庭到校园的 “全链条防护”​

上线首月,“儿童性侵害预警” 功能已在全国 12 个城市的 “智慧安全试点校” 及 4 万家守护站落地,通过三大场景实现防护闭环:​

【家庭场景】雇佣筛查防隐患​

北京家长陈女士在为孩子寻找钢琴家教时,通过 CCSER 对候选人进行核验,系统立即弹出预警:“该人员 2021 年因猥亵儿童被判缓刑,建议终止雇佣”。

“幸好有这个功能,避免了潜在危险。” 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 —— 功能上线首月,累计完成身份核验 8.3 万次,触发风险预警 127 次,阻断高危雇佣行为 49 起。​

【校园场景】周边风险早干预​

某小学通过平台接入 “区域风险热力图” 后发现,学校东侧便利店常有陌生男子搭讪学生。

校方立即通过 CCSER 发起检举,1 小时内联动当地守护站志愿者与民警开展巡查,最终核实该男子为前科人员并依法处置。

截至目前,全国已有 多所学校接入该功能,将被动等待伤害的发生变为主动消除校园周边隐患。​

【社会场景】守护站联动响应​

当奥迪、链家、万达等合作机构的守护站收到区域预警后,工作人员会立即启动巡查模式,对单独活动的儿童进行重点关注。

天津河东万达守护站曾通过预警信息,及时阻止一名前科人员对儿童的不当接触,成为 “社会哨点” 的典型案例。​

三、协同生态:民间力量与官方体系的 “互补共生”​

作为民间公益平台,CCSER 的 “儿童性侵害预警” 功能始终坚持与官方系统协同互补,而非替代:​

  • 数据互通不重叠:前科人员基础数据与公安系统实现定期同步,但平台仅开放 “风险提示” 功能,不披露完整案件信息,既保证权威性又规避隐私泄露;​
  • 功能侧重有差异:官方系统侧重案件侦查与事后处置,CCSER 聚焦事前预防与民间监督,形成 “预防 – 发现 – 举报 – 处置” 的全链条联动;​
  • 响应机制相衔接:当平台收到重大隐患检举或高风险预警时,将在 15 分钟内同步至当地公安机关,配合开展线下核查,目前已协助警方破获现行案件 7 起。​

“民间力量的价值在于‘毛细血管式’的覆盖,能第一时间捕捉官方体系难以触及的细微隐患。”

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评价,CCSER 的创新探索填补了 “专业防治” 与 “群众参与” 之间的空白。​

四、隐私保障:技术筑牢 “信息安全防线”​

针对功能涉及的敏感数据,CCSER 构建了三重隐私保护机制:​

  1. 数据加密传输:所有身份核验信息采用银行级 AES-256 加密技术,传输过程全程溯源;​
  1. 权限分级管控:前科数据库仅对经实名认证的家长、机构开放查询,且记录留存不超过 72 小时;​
  1. 匿名检举保护:举报人信息经不可逆加密处理,仅系统后台可查,且严格限制访问权限,杜绝打击报复风险。​

“我们深知家长对隐私的顾虑,因此将‘安全合规’作为功能开发的前置条件。” 平台技术负责人强调,相关机制已通过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。​

结语:让预防成为最好的保护​

从 2015 年聚焦儿童失踪预警,到 2025 年构建三维防护体系,CCSER 的十年成长,正是中国民间儿童保护力量不断壮大的缩影。

“儿童性侵害预警” 功能的上线,不仅是技术的升级,更是对 “将伤害终止在发生前” 理念的践行。​

目前,CCSER 已联合中国行为法学会启动 “百城防护计划”,计划 2026 年前实现全国地级市功能覆盖,并开展 “防性侵科普进社区” 活动超 1 万场。​

“每一次预警的触发,都是一次伤害的阻断;每一条检举的提交,都是一份安全的加码。”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