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CSER 十周年:512 万守护者助力 1469 名儿童回家​

从 “一个预警想法” 到 “千万人守护网络”,民间公益平台的十年初心与坚守​

2025 年 5 月 25 日,国际失踪儿童日,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(CCSER)正式发布《十周年发展报告》。

报告用一组沉甸甸的数据,勾勒出民间力量守护儿童安全的十年轨迹:512 万注册守护者、2.98 万家社区守护站、1469 名走失儿童平安回家,平均找回时长从 2015 年的 48 小时压缩至 6.2 小时。

这十年,CCSER 以 “将失踪终止在第一时间” 为初心,用民间互助织就安全网,用科技赋能缩短寻亲路,更与官方体系协同互补,成为中国儿童保护领域的重要民间力量。​

一、十年深耕:从 “单一点亮” 到 “星火成炬”​

2015 年 5 月,在人民大会堂启动的 “CCSER儿童失踪预警平台”,让 CCSER 成为国内首个民间互助型儿童失踪社会应急响应平台预

彼时,团队仅 5 人,技术依托微信生态搭建基础档案功能,首批守护者不足 10 万人。

十年后的今天,平台已构建起 “线上预警 + 线下守护” 的立体网络:​

  • 守护者网络覆盖全国:512 万守护者中,有社区居民、企业员工、快递员、教师,甚至是曾受益于平台的家长。济南公益车主刘聪自驾万里传播预警信息,带动 3.2 万人加入;宁波爱心车队组建 “巡游宣传方阵”,让失踪儿童信息走进商圈与社区;​
  • 守护站扎根基层角落:2.98 万家守护站遍布全国 103 个城市,从链家门店、万达商场到社区服务中心、乡村超市,这些 “看得见的安全哨点”,为走失儿童提供临时庇护,为家长提供预警协助,成为连接 “民间响应” 与 “警方处置” 的关键纽带;​
  • 服务边界持续延伸:从最初的 “失踪预警”,拓展至儿童安全档案建立、防走失教育、防性侵科普、智能安全设备适配,累计为超 200 万个家庭提供安全服务,开展社区安全课堂超 8000 场。​

“十年前,我们想的是‘能不能让更多人看到失踪儿童信息’;

十年后,我们做到的是‘让更多人主动成为守护力量’。

”CCSER 创始人张永将在报告中感慨,“每一位守护者、每一家守护站,都是这张安全网的‘网结’,正是千万个‘网结’的相连,才让走失儿童的回家路越来越短。”​

二、数据背后:每一个 “回家” 都藏着无数善意​

报告中 “1469 名儿童回家” 的数字背后,是 1469 个家庭的团圆,更是无数普通人的善意汇聚:​

  • 2019 年西安山区救援:13 岁女孩爬山失联,CCSER 联动 32 家守护站、120 名周边守护者,用 LBS 定位缩小搜索范围,3 小时后在悬崖边找到体力透支的孩子 —— 这是平台首次通过 “技术 + 志愿者” 实现山区快速救援;​
  • 2023 年杭州商场寻亲:4 岁男孩与家长走失,万达守护站通过大屏推送预警,12 分钟内被童装店店员发现并送回 —— 此类 “1 小时内找回” 的案例,十年间占比从 12% 提升至 68%;​
  • 2025 年跨省联动寻亲:14 岁男孩从绍兴离家出走,CCSER 将预警信息同步至沿途 15 个城市的守护者网络,最终由济南公益车主刘聪在服务区发现男孩,避免其误入传销组织 —— 这是 “跨区域守护者联动” 的典型案例。​

“这些案例不是‘奇迹’,而是‘必然’。” 报告中特别提到,512 万守护者中,有 72% 的人曾转发过失踪儿童信息,23% 的人参与过线下寻找,8% 的人协助过警方提供线索。“民间互助的力量,就是让‘陌生人的善意’变成‘触手可及的安全’。”​

三、协同进化:民间力量与官方体系的 “互补共生”​

十年间,CCSER 始终明确 “民间公益平台” 的定位,与公安部门 “团圆系统” 形成 “功能互补、数据互通” 的协同模式:​

  • 功能上各有侧重:CCSER 聚焦 “事前预防” 与 “初期响应”—— 通过电子围栏预警减少失踪概率,依托守护站快速扩散信息;“团圆系统” 侧重 “事后官方发布” 与 “全国联动处置”—— 覆盖公安、交通、媒体等官方渠道,形成全国性权威信息网络;​
  • 数据上双向互通:2024 年 10 月,CCSER 与 “团圆系统” 正式建立数据接口:民间预警信息若 15 分钟内未解决,将自动同步至 “团圆系统” 启动官方响应;“团圆系统” 的案件进展,也会向 CCSER 守护者开放查询,引导民间力量精准协助;​
  • 成果上协同倍增:截至 2025 年 5 月,双方累计同步失踪信息 837 条,联合找回儿童 72 名,CCSER 守护者为 “团圆系统” 提供超 2 万条有效线索,响应效率较单一平台提升 60%。正如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评价:“CCSER 的民间网络,填补了‘官方处置’与‘群众参与’之间的空白,形成了‘官方主导、民间助力’的中国特色儿童保护模式。”​

四、未来可期:让 “安全” 成为每个孩子的 “日常”​

站在十周年的节点,CCSER 在报告中公布了未来三年计划,持续深化 “守护网络” 与 “服务能力”:​

  1. 守护站提质扩面:计划 2026 年前新增 1 万家 “智慧守护站”,接入 AI 识童系统,通过监控画面快速匹配失踪儿童信息,覆盖更多乡村与偏远地区;​
  1. 技术赋能安全防护:深化与智能硬件企业合作,推出 “儿童安全手环 + 社区预警基站” 组合,将电子围栏响应时间进一步压缩至 3 秒内,同时增加 “防拐骗语音提醒” 功能;​
  1. 安全教育普及行动:启动 “百城千校安全课堂” 计划,联合教育机构开发防走失、防性侵、防霸凌课程,目标覆盖 500 万中小学生;​
  1. 守护者赋能计划:推出 “CCSER 守护学院”,为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(如儿童心理安抚、应急救援知识),打造 “专业化民间守护队伍”。​

“儿童安全不是‘一个平台的事’,而是‘全社会的事’。

” 报告结尾发出呼吁,“我们邀请更多企业加入守护站建设,更多家长注册儿童安全档案,更多普通人成为守护者

每多一个人关注,孩子就少一分危险;每多一个守护站,团圆就多一分可能。”​

结语:十年一瞬,初心不变​

从 2015 年的 “蹒跚起步” 到 2025 年的 “星火燎原”,CCSER 的十年,是中国民间公益力量参与儿童保护的缩影。512 万守护者的每一次转发、2.98 万家守护站的每一次协助、1469 个家庭的每一次团圆,都在印证:儿童安全,从来不是孤军奋战,而是千万人同行的温暖旅程。​

下一个十年,CCSER 将继续以 “民间互助” 为根,以 “科技赋能” 为翼,与 “团圆系统” 协同,与全社会携手,让 “走失” 成为过去,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阳光下,自由奔跑、快乐成长。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